古代瑪瑙工藝品鑑定入門

2014年05月28日15:26  

圖一:8000 年前玉髓瑪瑙玦,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圖一:8000年前玉髓瑪瑙玦,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圖二:凌家灘文化瑪瑙豬,安徽省凌家灘文化遺址出土。圖二:凌家灘文化瑪瑙豬,安徽省凌家灘文化遺址出土。圖三:夏​​家店瑪瑙玉髓玦。圖三:夏家店瑪瑙玉髓玦。

採訪人

吳樹(圖右)

知名文化學者、作家。

受訪人

張海青(圖左)

(中國文物學會玉器專業委員會會員、

文物拍賣企業玉​​石器鑑定師)

吳樹:近幾年,瑪瑙製品在收藏市場逐漸升溫,特別是古代瑪瑙製品更成為收藏愛好者的熱門藏品。 據我所知,海青先生是一位資深民間文物鑑賞家,特別是在古玉器鑑定方面有著較為豐富的理論水平和實戰經驗,這幾期文物鑑賞訪談,就古代瑪瑙製品鑑定的若干問題想請教於您。

張海青:您客氣,我們一起探討吧。

吳樹:要鑑賞瑪瑙製品,必須先對瑪瑙的基本屬性有個大概了解吧?

張海青:沒錯。 市場上存在大量以“他山之石”或合成品假冒瑪瑙製品的現象,了解瑪瑙原石的基本屬性,至少你不會將那些連瑪瑙都不是的冒牌貨買回家去。

瑪瑙的主要成分是石英,也就是二氧化矽,是玉髓類礦物,摩氏硬度7,密度2.6-2.7克每立方厘米,地礦學上把瑪瑙、玉髓​​稱為半寶石,文物鑑賞家們將瑪瑙歸於廣義玉器。 那樣歸類不是沒道理,因為在我國8000多年的玉文化歷史進程中,瑪瑙的開採、制器、使用,和玉器都是同一時期出現,也一直是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人對它的喜好不遜於玉。

吳樹:你所說的屬性都必須做一些測試,作為普通收藏愛好者來說,去市場交易時不可能帶著儀器走,只能憑肉眼去看,在這方面您有什麼經驗之談嗎?

張海青:假瑪瑙目前主要有兩類,一是用其它石頭染色,二是人工合成品。 辨別瑪瑙原料真偽,主要從三方面看:

1.看顏色:真瑪瑙光色鮮亮,紋路自然,色帶明顯。 假的則相反,光色黯淡呆板,紋路人工痕跡明顯;

2. 測硬度:取一塊有棱角的玉石或紫砂碎片對瑪瑙器進行刻劃,真瑪瑙硬度高,不會留下刻划痕跡,用它石冒充的“假瑪瑙”則會留痕。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合成品有的硬度很高,也不留痕跡,那就用看色等手段進一步甄別;

3.手掂:由於瑪瑙的硬度大,再小的器物,放在手裡都顯得壓手,“假瑪瑙”則顯輕。

吳樹:您剛才說了兩個概念,一為瑪瑙,一為玉髓,有些初涉收藏的朋友對兩者容易混為一談,有什麼高招作以辨別?

張海青:市場上的確有不少人會將瑪瑙與玉髓混淆,但是只要了解相關知識後就很容易辨別,儘管玉髓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矽,但內部結構卻有區別,玉髓屬於含水石英的隱性晶體,這一點與水晶更為接近,而瑪瑙卻是脫水二氧化矽的膠凝體,故玉髓的通透感與純淨感比瑪瑙強很多,據此鑑別一般不會錯。

吳樹:能簡單介紹一下瑪瑙的種類嗎?

張海青:古語云:“千種瑪瑙萬種玉”,說全了很難。 按顏色、質地和紋路,民間通常見到的古代瑪瑙製品的種類有:白瑪瑙、各色系瑪瑙,水草瑪瑙、南紅瑪瑙、雞肝瑪瑙、縞紅瑪瑙,纏絲瑪瑙等。

吳樹:難怪這些品種連新工藝品都在被市場熱炒。 好了,簡單掌握了瑪瑙的基本屬性後,接下來我們聊聊古代瑪瑙製品吧。 在我們國家,瑪瑙製品的歷史從哪個時間段算起?

張海青:據目前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瑪瑙玉髓製品,是8000多年前的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窪文化時期的一枚白色玉髓玦飾(圖一),清末吳大澂把“如環而缺”的C字型玉器稱為玦,20世紀考古學界依然沿用了玦飾這一名稱。

往後,7600年前的查海遺址中出土了用瑪瑙打製的刮削器。 由此可見在我們史前玉器文化歷史進程中,瑪瑙製品和其他廣義玉器的製作使用過程基本上處於同步狀態。

吳樹: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沿革、變遷過程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生產關係的變化,作為文化信息遺存的瑪瑙器物在造型和工藝上一定也不斷發生變化,掌握不同時期的文化特徵,也是鑑別古文物的重要手段,請您分段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內容好嗎?

張海青:好的。 我國史前文化大致分成南北兩部分,北方以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為主,南方以凌家灘文化、良渚文化為主。

北方瑪瑙製品主要有早期的的瑪瑙箭鏃,瑪瑙玦,瑪瑙環。

南方馬家浜文化遺址出土數量較多的瑪瑙璜、玉髓玦飾和少量的瑪瑙鐲;南京北陰陽營文化遺址出土的玉髓、瑪瑙製品有20餘件,器型以瑪瑙玦和瑪瑙璜為主;浙江良渚文化遺址也曾出土少量玉髓管;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出土過大量瑪瑙製品,比較罕見的有圓雕瑪瑙豬(圖二)和瑪瑙鉞。

進入文明期之後,瑪瑙製品較多集中在北方夏家店文化時期,以瑪瑙玦(如圖三)、瑪瑙珠為主。

吳樹:商周時期,是玉文化的一個轉折點。 能重點談談這個時期的瑪瑙文化的主要特徵嗎?

張海青:西周時期的瑪瑙珠、瑪瑙管(在民間玩家手裡也被稱作西瑪珠和西瑪管。見圖四),一般都是作為玉璜組佩、項飾、腕飾、腰飾等玉組佩的連接件而出現,同時搭配的還有綠色的松石珠、費昂斯琉璃珠。

图四:西周时期七璜连珠玉组佩,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 号墓出土。圖四:西周時期七璜連珠玉組佩,三門峽市虢國墓地2001號墓出土。

山西侯馬市上馬村的春秋時期墓地出土過一長串瑪瑙珠、瑪瑙圓管、瑪瑙竹節管組成的串飾(圖五),下限是春秋時期製作,不排除也是西周時期遺存物品。 不管怎麼說,我們似乎可以看到這種珠管飾品的傳承與變化。

图五:山西侯马市上马村春秋时期墓地圖五:山西侯馬市上馬村春秋時期墓地

周王室衰亡之後進入春秋戰國時期,諸侯逐鹿,思想上諸子學說百家爭鳴,社會變革加劇。 這個時期考古出土了大量的瑪瑙製品,如瑪瑙環、瑪瑙珠管、水晶環、水晶珠管等佩飾用品興然而起,此風一直延續到戰國晚期,至漢代而逐漸衰微。

图六:河南省淅川和尚岭春秋时期楚国墓圖六:河南省淅川和尚嶺春秋時期楚國墓

起始於春秋時期的各類瑪瑙環製品(圖六),這種型製民間玩家俗稱其為車軲轆環,平台環,截面近似為長方形。

图七:河南省洛阳中州路春秋墓地出土圖七:河南省洛陽中州路春秋墓地出土

春秋時期的瑪瑙三才環(圖七),民間有時也稱為小平台環,截面為梯形。 另外一枚是中間右側的那枚平台型小瑪瑙環。

图八:山东省临淄郎家庄战国墓地出土,现藏圖八:山東省臨淄郎家莊戰國墓地出土,現藏

戰國時期成套的瑪瑙組佩(圖八),出土於山東臨淄郎家莊墓地。

图九: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战国墓地出土圖九:山西省長治市分水嶺戰國墓地出土
图十:河北省平山县岗北村战国中期墓出土,现藏河圖十:河北省平山縣崗北村戰國中期墓出土

而春秋戰國時期考古出土的這些瑪瑙製品中,出現了兩種材質比較特殊的瑪瑙製品,紅縞瑪瑙、水草瑪瑙。 紅縞瑪瑙主要用來瑪瑙環(圖九)、瑪瑙珠(圖十),還有用來製作玉具劍(劍首、劍格、劍璏、劍珌)。

图十一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陵墓出土圖十一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陵墓出土

水草瑪瑙在這個時期多見於用來製作瑪瑙環,戰國時期出土的水草瑪瑙環(圖十一),所見不多,唯有河北中山國墓出土的這枚最令人驚艷!

吳樹:從商周到戰國,越來越豐富的品種與器型,打破了前朝瑪瑙製品的相對單調。 到了漢代,那些瑪瑙器物帶來的文化信息似乎更多?

張海青:從考古報告看,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瑪瑙環這類製品就基本上停止生產了,漢代偶有出土瑪瑙環,官方對其展品也標註為漢代,但是我認為實際上這應該是上古遺存的物品,而非秦漢時期所製。

图十二:江苏徐州郭家山汉墓出土,现藏徐州博物馆。圖十二:江蘇徐州郭家山漢墓出土,現藏徐州博物館。
图十三:徐州博物馆标注说明。圖十三:徐州博物館標註說明。

如徐州郭莊山漢墓出土了一件“瑪瑙琀”(圖十二),館方標註年代為西漢,標註名稱為“瑪瑙含”(圖十三)。 我認為標註的年代和名稱都有誤。 應是一件作為項飾的瑪瑙璜,不是口琀,年代也不是西漢的,製作年代至少是西周時期或者更早,此器出土時的位置在下顎部,可能因此被誤認為是口琀,但器物的造型,加上本身的氧化程度及表面留下的綜合信息,容易讓觀者得出另外的結論。

图十四:河北满城汉墓中山王刘胜墓出土,发现于刘胜玉衣内圖十四:河北滿城漢墓中山王劉勝墓出土,發現於劉勝玉衣內
图十五:河北满城汉墓西汉中山王刘胜之妻窦绾玉圖十五:河北滿城漢墓西漢中山王劉勝之妻竇綰玉

在河北滿城漢墓中山王劉勝墓裡,一樣出土有劉勝貼身佩戴的一長串紅瑪瑙珠(圖十四),還有劉勝之妻竇綰墓出土的一串非常小巧精緻的瑪瑙項鍊(圖十五),也是從玉衣內取出。 這些小紅瑪瑙管的長度大多不到1cm,最小的瑪瑙珠直徑不到5mm,令人嘆為觀止。

吳樹:從以上出土文物看,自戰、漢開始,人們似乎對瑪瑙製品的色調非常講究,熱辣的豔色瑪瑙搭配淡藍色冷素調子的松石,開創了一種新的審美視角,這個階段的瑪瑙製品如同其它玉器品種一樣,在做工方面也是非常精良的吧?

張海青:當然,整體而言,戰漢玉器製作,將中國製玉水平提到一個高峰。 所以在鑑別戰漢玉器真偽時,它做工是否精良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

吳樹:咱們再往後走,談談唐宋遼金元時期的瑪瑙製品吧?

張海青:唐宋遼金元為中古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更廣泛,佛教盛行,瓔珞佩飾文化流行,瑪瑙作為佛教七寶之一,瑪瑙製品主要製作用於珠管佩飾,其他裝飾用具、生活用具。

图十六:兽首玛瑙角杯,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圖十六:獸首瑪瑙角杯,現藏陝西曆史博物館。

現時官方考古出土的唐代瑪瑙製品不多,比較著名的有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的獸首瑪瑙角杯(圖十六),從材質特點、器形特徵來看應該是出自西域工匠之手,作為中西亞文化交流的使者從西域來到中國,而且在國外館藏品裡有一隻和這只造型一樣的角杯,只是材質是金銀製作的,出自公元226年-650年的波斯薩珊王朝。 其他民間交流的瑪瑙製品主要有玩家們俗稱的唐球(唐代瑪瑙球)、唐管(唐代瑪瑙管),多為當年西域進來的貿易珠。

图十七:北宋时期的金边玛瑙碗,安徽省来安县圖十七:北宋時期的金邊瑪瑙碗,安徽省來安縣
图十八:宋代玛瑙璧,现藏南京市博物馆圖十八:宋代瑪瑙璧,現藏南京市博物館

宋代出土瑪瑙製品相對多一點,主要也是貴族奢侈生活用品(圖十七)、把玩用品(圖十八)。 瑪瑙珠串類相對少一些。

吳樹:我在收藏市場上看到的遼(金)、元代的瑪瑙製品似乎最多,真真假假壓斷街。

图十九:辽代白玛瑙珠串,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巴图营圖十九:遼代白瑪瑙珠串,遼寧省瀋陽市新民巴圖營

張海青:那個時代的瑪瑙製作也的確很繁榮(圖十九)。 契丹族人作為一個馬背民族,包括後來的金代女真族人(圖二十),還有元代的蒙古族人,對瑪瑙製品似乎有與生俱來的特殊喜好,所以我們在遼寧、內蒙一帶能發現遼金元時期的大量瑪瑙製品,除了製作馬俱飾品、臂鞲等生活用具外,還有大量的瑪瑙珠串佩飾。 而處於遼金元同時期的北宋、南宋、元代所統治的中原以及江南地區,因為民族性的差異,瑪瑙製品卻不是很多。 民間玩家收藏交流比較多的是遼金元時期的瑪瑙珠串飾品。

图二十:黑彩葵口玛瑙碗,黑龙江省阿城地区出土圖二十:黑彩葵口瑪瑙碗,黑龍江省阿城地區出土

元代是蒙古族人開創的帝國,蒙古鐵騎曾征服並統治的疆域橫跨幾乎整個歐亞大陸,開疆擴土掠奪財富的同時,很可能也把西亞南亞一帶更先進的瑪瑙製作技術引入中國。 元代蒙古人喜歡瑪瑙製品,我們通過一張圖片可以一窺端倪,元代第八代皇帝元文宗(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畫像(圖二十一)的脖子上搭配了一串鏤空金珠的陰刻線瓜棱瑪瑙珠,既可用於系帽子,也算是一種珠寶裝飾。 元代蒙古人喜歡瑪瑙之風盛行,正如《禮記·緇衣》中講: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图二十一:元文宗画像,现藏于台北圖二十一:元文宗畫像,現藏於台北

內蒙古地區出土的元代的各種型製的瑪瑙珠不少,直棱珠、蓮花座錯棱珠、圓珠、板式扁珠、陰刻線瓜棱珠等等,(如圖二十二)

图二十二:元代白玛瑙珠串,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出土圖二十二:元代白瑪瑙珠串,內蒙古四子王旗地區出土

明清時期的瑪瑙製品相對年份較淺,器物更富有​​民俗性,時代性鮮明,比如鼻煙壺、朝珠、吊墜、手把件、子岡牌、珠串佩飾、瓶爐擺件類等等。

吳樹:感謝張先生引經據典,為我們介紹了歷朝歷代具有代表性的瑪瑙製品以及這方面的知識。 下一期,我將繼續與張先生探討歷代瑪瑙製品的製作工藝特徵與鑑定要領

arrow
arrow

    W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